关于关键词堆砌问题

  • 682 views
  • 阅读模式

百度很早以来就强调,关键词堆砌属于作弊行为,那么什么属于关键词堆砌呢?下面是百度百科的解释:

关键词堆砌(keyword stuffing) 在网页中大量堆砌关键词,希望提高关键词密度,提高网页针对关键词的相关度。关键词堆砌可以在很多地方,比如在用户可以看到的文字本身中,也可能是在标题标签TitleTag,关键词标签,说明标签中。随着搜索引擎算法的改进,关键词密度已经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衡水seo分析:标题是SEO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很多人将大量的关键词都堆砌在标题中,例如“SEO-seo培训-SEO服务-SEO优化-seo顾问-SEO教程-SEO排名”,这种写法算是堆砌的比较轻微的,有的人甚至会堆砌几十个类似的关键词,如果将这种文字都放入标题中,则就形成了对SEO这个词的堆砌。那么,网站标题怎么写才符合搜索引擎算法呢?建议标题中相同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最多不要超过3次。

大家也许知道,关键词的密度直接影响了这个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关键词密度越高,则说明这个关键词在该网页中的重要性越大,所以SEO行业内有个名词叫做“关键词布局”,但是黑帽seo人员,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进行关键词布局,只为了提高关键词的密度,而在网页中将关键词乱堆一气。

就目前来说,关键词堆砌百度识别还不是非常的智能,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上面是三个不同的工业类产品的百度首页的搜索结果,从衡水seo标注的红色箭头不难看出,这些标题和描述非常有关键词堆砌的嫌疑,但是排名却非常好,大家也可以搜一些其他的企业产品,就会发现这个规律,其中还包括竞价排名位置的排名,也有类似规律。

因此,对于关键词堆砌来说,一定要把握好度,衡水seo认为:标题中关键词重复不要超过3次,描述中关键词重复不要超过5次,这都是在百度允许范围之内的。

对于关键字堆砌作弊方式的识别,搜索引擎一般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此识别方法仅供参考)
搜索引擎首先将网页进行分词,分词完成后可以得到词的数量N和文章长度L,从大量文章的统计中发现文章的长度L和词的数量N两个数字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布关系,一般而言L/N界于4至8之间,均值大约在5-6之间。也就是说一篇长度为1000字节的文章中,应该有125-250个分词,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词的组成不一致,因此在英文和中文中这个比值的范围会有所不同。如果搜索引擎发现L/N特别大,那么这篇文章就存在关键字堆砌现象了,如果L/N特别小,则可能是这篇文章是由一些词所组成的没有意义的文章。

进一步,通过大量正常文章统计发现,文章中密度最高的几个关键字出现的次数之和与N/L存在一定的分布关系,搜索引擎就可以通过网页中的分布与统计结果的分布图进行比较得出文章是否存在关键字堆砌的现象。

常见问题:

1、关键词堆砌容易k站吗?
答复:一般来说,关键词堆砌比较多的是降权重,k站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做了其他的作弊行为或者站点没有用户体验才会k站的,仅仅关键词堆砌一般不容易k站的。
2、一般关键词堆砌多少密度才不算堆砌呢?
答复:这个没有具体的标准,一般来说只要我们网站围绕用户体验来进行运营,即使关键词密度达到10个点也不算是关键词堆砌的,所以只要我们不要非常的刻意堆砌关键词,那么都是ok的。
3、搜索引擎对关键字堆砌如何来判断呢?
答复:搜索引擎排版关键词堆砌是从综合性的方法来进行判断的,除了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还会通过用户的跳转率、用户访问行为等方面判断,统计分析的方法就是搜索引擎将一篇文章进行词语数量的统计,专业点称为“分词”,也就是“L/N”的概念,N代表得到词的数量,L代表文章长度,2者相除就有搜索引擎数据统计中的密度了。通过统计分析肯定不能完全的判断,搜索引擎分析用户的访问行为、跳转率、浏览时间,浏览页面数等都是一个参考的,所以搜索引擎的对此的算法还是非常复杂的。

weinxin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年轻的老刘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5年7月30日 10:46: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uhua0318.com/gjcduiqi.html
网络推广

为什么做SEO要讲究关键词密度?

我们要优化一个页面的一个关键词,大家的普遍说法是增加这个关键词的密度,并控制在一个范围内。页面要优化的关键词在title中,在文章中要出现,这肯定是好的,大家都认同,但为什么要增加密度呢?很多人说是为...
网络推广

站内如何优化?

1、关键词位置、密度、处理 关键词所在位置影响挺大的,一般推荐在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出现关键词,这样被搜索引擎认可 度比较高。密度建议保持在8%左右,太低效果不好,太高会被判别为过度SEO,至于处理...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