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兔哥(阚雷),转型工场 CEO,工业区块链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来源丨兔哥94阚雷 ID:tuuge123
上个月,我受担任顾问的研究院里安排,担任了一个政府调研项目课题组的现场组长,领着专家组调研了大概 100 家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并给政府提供转型升级的方案建议。
这一个月可给我忙的够呛,连座谈带参观诊断,每天至少 4 家企业,多的时候有一天 9 家的。从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基础材料,到食品饮料、服装制造、图书印刷、软件电子,还有创业孵化器,基本跑了个遍。
上周我数了一下,这些年跑过的制造企业不知不觉中居然已经有 1135 家了!老实说我自己也挺惊讶的,看来我学历虽然没老专家们高,但好歹比他们勤快,因为他们在空调间里陪领导开会的时间,我都在工厂里听企业介绍经验教训。
走得多,见得多,感慨也不少,尤其是这几年制造企业日子不好过,大家纷纷动起了“转型升级”的脑筋,成功的有那么一些,但更多的是把自己玩死的。
按照我马云爸爸的说法(没错,我攀亲戚就是这么直接),成功经验各有不同,失败教训总是相似。
所以今天我就跟你们说说,制造企业都是怎么在转型升级中把自己玩死的。
01巨婴病
当你是个乞丐的时代,千万不要吹牛,假装自己是皇上,给爷来个御厨,因为它会给你在心里构建一个虚幻而美好的未来。
吹得时间久了,别人没信,你可能反而把自己骗信了。
我走过的 1000 多家制造企业里,70% 都是自己感觉四面楚歌,渠道、店铺全军覆没,人力、材料成本日日攀升,靠打鸡血、跳励志操、给员工洗脑、给客户送钱,拉着代理商加盟商吃吃喝喝,这些老办法是没啥希望了。
想突围呢?放眼一望,四面八方都是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
于是土豪们纷纷开始“转型”,做吸尘器的改作机器人,做农机的改做无人机,做衣服的改做定制互联网平台,天下熙熙攘攘,皆为贴上互联网。
很多人以为传统企业不懂互联网,其实按照我的经验,工业 4.0、CPS、C2M、互联网+、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说起这些新词,其实土豪们比谁都明白,因为各种培训班他们都去了嘛,跟你聊三个小时不带重样的。
然而我转进他们车间一看,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连 20 年前的基本精益生产都没有,你只要问一句,他们就会说“国内这个行业都是这样的,我们还是比较好的呢!”。
所以我觉得,传统制造企业的困境与其说是因为外部环境的挑战,还不如说是自己内部作死。他们是通过一次次美好而成功的战术,让自己最终陷入了战略困境之网,现在是越挣扎,网子勒的越紧。
所以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发现,好像自己什么都不做,反而活的还好一些,而这种看起来的“好一些”,麻痹了他们对于现状和未来的判断,这是另一种作死。
中国的传统制造企业总是在两个极端上来回摆动,当土豪们听了某位大师的互联网思维讲座,热血沸腾的时候,一拍脑袋可以豪掷千金,我就见过一个做钢管的公司,给员工连个口罩都不舍得买,却扔几千万去开发 APP 互联网平台的。
而这些“跨越式”发展的企业,一旦遇到挫折,又立刻缩回来,变得比任何人都保守,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认为你是忽悠、扯淡、不切实际。
然后开始怨天尤人,跟政府抱怨给员工上社保太贵啦、环保检查太严啦之类的,高呼“实业难做”,企图让政府出手救他。

1F
写的很好,很喜欢
2F
支持一下啦.陇西人民生活